毛纺行业市场发展态势及未来趋势展望2024

毛纺行业作为高度全球化分工和区域化产业合作的产业,过去几年中,全球产业链不断调整。整个毛纺行业仍面临较大发展压力,发展形势仍将错综复杂。

毛纺是一种纺纱工艺过程,主要是将毛纤维加工成纱线。毛纤维以羊毛为主,也包括山羊绒、兔毛、马海毛、牦牛毛等特种动物毛。这种纺纱过程也可以用于毛型化纤的纯纺、混纺以及与其他天然纤维的混纺。

据统计,2022年我国羊绒产量为1.46万吨,同期进口为0.77万吨,出口为0.55万吨,国内羊绒需求总量为1.68万吨;2022年全国羊绒衫出口2600万件,纱线3300多吨,围巾600多万条,无毛绒5300多吨。

根据中研普华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24-2029年毛纺产业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分析报告》显示:

中国是全球羊绒主产区及羊绒制品的主要生产国。根据纺织品交易所数据,2022年全球羊绒产量为 2.68 万吨,其中约 56%产自中国,约 38%产自蒙古国。2022年全球羊绒服装市场规模达到223.03亿元,初步估算到2023年全球羊绒服装市场规模将达到235.20亿元。

毛纺行业市场发展态势及未来趋势展望2024

2023年,总体毛纺原料与制品的出口目的地市场变化不大,美国、欧盟和东盟依然是最主要的出口目的地。受国际政治经济形势影响,美国市场占比13.3%,较上年同期缩减2.5个百分点;对东盟的以羊毛为主要原料的毛纺产品出口占比11.2%,较上年同期下滑1.1个百分点。

毛纺行业市场发展态势及未来趋势展望2024

从内销市场的角度来看,我国毛纺行业的内销占比长期以来稳定在大约60%的水平。在2021年,尽管全球市场环境复杂多变,但我国内销市场恢复的速度明显快于海外市场。然而,进入2022年,受多种因素影响,特别是疫情带来的冲击,毛纺行业内销市场的增速有所放缓,占比也相应出现了一定程度的下降。

从下游服装行业的总体需求来看,根据欧睿数据的统计,2021年国内服装需求呈现出了较快的恢复态势,零售总额不仅实现了正增长,而且已经超过了疫情前的水平。然而,好景不长,进入2022年,由于疫情的反复和不确定性,国内服装市场再次受到冲击,需求有所回落。

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2023年,国内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等商品的月度零售额相比去年同期均有所恢复,显示出市场正在逐步回暖。然而,这种恢复并非一帆风顺,期间存在着一定的波动,整体呈现出一种弱复苏的态势。这表明,虽然市场正在逐步走出疫情的阴影,但要想完全恢复到疫情前的水平,还需要一定的时间和努力。

当前,毛纺行业具有技术、资金、劳动密集的特点,行业竞争呈现两极分化趋势。数量庞大的中小企业在中低端产品领域以价格竞争为主,而一些大型企业则开始注重品牌建设和技术创新,向高端产品领域进军。此外,随着全球化和贸易自由化的推进,毛纺行业也面临着更多的机遇和挑战。

《纺织工业提质升级实施方案(2023—2025年)》提出,到2025年,现代化纺织产业体系建设取得实质进展,规模以上纺织企业营业收入稳中有增,发展质量效益保持良好水平,纺织工业国际优势地位进一步巩固提升。创新能力不断增强,规模以上纺织企业研发经费投入强度达到1.3%。智能制造加快推进,70%的规模以上纺织企业基本实现数字化网络化。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企业及投资者能否做出适时有效的市场决策是制胜的关键。报告准确把握行业未被满足的市场需求和趋势,有效规避行业投资风险,更有效率地巩固或者拓展相应的战略性目标市场,牢牢把握行业竞争的主动权。

本研究咨询报告由中研普华咨询公司领衔撰写,在大量周密的市场调研基础上,主要依据了国家统计局、国家商务部、国家发改委、国家经济信息中心、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国家海关总署、全国商业信息中心、中国经济景气监测中心、中国行业研究网、全国及海外多种相关报刊杂志的基础信息以及专业研究单位等公布和提供的大量资料。

更多行业详情请点击中研普华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24-2029年毛纺产业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分析报告》

您可以还会对下面的文章感兴趣:

暂无相关文章

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后

点击右上角发送给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