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个应用场景,打通重庆服务民生“最后一公里”

  原创的短视频、数字音乐、网络文学提交上网后,就能获得一张专属的区块链存证证书,扫描证书上的二维码,即可在区块链上查询全部版权信息和授权情况――这就是重庆弦力场科技公司联合市新闻出版局打造的链存证公共服务平台提供的服务,该平台上线以来,已累计为全市10余万件文创作品完成了区块链技术存证。

  记者从国家区块链创新应用试点总结交流会上获悉,我市以渝中区为试点,主动创新区块链技术应用,连点成线、串块成链,将区块链技术嵌入金融服务、电子服务、医疗健康等,打造了28个场景应用,不断提高老百姓的获得感、幸福感。

  聚焦民生需求,场景建设更“实用”

  重庆田密链上科技是一家从事文化创意的互联网公司。链存证公共服务平台上线后,他们便尝试利用区块链技术,为公司原创的卡通、形象IP等办理数字版权。

  “传统的方式是去政府部门登记,交钱不说,还得把照片打印了送去,而现在只要登录平台,提交关联信息后,就算登记确权了。”公司负责人邓松说。

  负责链存证公共服务平台开发的弦力场科技公司负责人介绍,区块链有着去中心化、高度透明、不可篡改的特点,用户上传的数据信息由多个节点共同维护和更新,任何一个节点对数据的单一篡改都会被系统发现和拒绝,“这种去中心化的记账方式,消除了信任问题,让数据更可靠。”

  无独有偶,信天翁数据科技(重庆)有限公司也同样体验到区块链技术的便捷。在公司展呈大厅,各式各样的穿戴式检测仪科技感十足,记者佩戴上仪器后,不到5分钟便完成了一次常规体检。

  “我们与各医疗机构协同建立起大数据病例库,通过AI比照进行分析,从而判断用户当前的健康状况。”公司负责人王翔说,依托区块链技术,他们实现链上数据实时更新,真实可信,把碎片化的数据集成为有效的生产力数据,使远程医疗、智能辅助诊断等更加精准。

  截至目前,我市以民生需求为切入点,撬动社会资本约6亿元,建立了28个应用场景,分层分类推进重点、特色、探索领域示范应用,让区块链技术更好地走进百姓生活,变得越来越“实用”。

  多跨协同,政府服务更高效

  打破部门间、层级间的数据壁垒,突出“多跨协同”,区块链技术让政府服务更加透明、高效。

  作为重庆“母城”,渝中区外来人口占比高,对非羁押人员的异地监管一直是个难题。为此,重庆市先进区块链研究院和渝中区检察院合作研发,上线了区块链非羁押数字管控平台。

  “自上线以来,平台已对涉案的1623名非羁押人员实施了线上精准管控,无一脱管、漏管。”重庆市先进区块链研究院相关负责人说,方法就是用区块链打通公、检、法等政法部门的数据通道。

  据介绍,依托区块链技术,区块链非羁押数字管控平台能为非羁押人员的活动轨迹、现实表现等监管数据提供可信存证,规避人为篡改风险,如遇到有逃逸、串供等特殊情况,执行机关就能第一时间处置。

  通过推动多部门联合“上链”,渝中区建成了渝中区块链平台。去年,重庆市大数据发展局投入约1000万元,将该平台升级为重庆市“山城链”,为全市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提供区块链服务,搭建业务全流程追溯、多主体参与的可信环境。

  川渝联动,共享一体化便捷生活

  总结交流会上,专家们纷纷表示,重庆应抢抓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机遇,聚焦跨域联动,借助区块链技术打通政企、金融机构、平台及中小微企业链接通道,形成信息闭环,助推两地一体化发展。

28个应用场景,打通重庆服务民生“最后一公里”

  “目前,我们正联动成都、杭州等试点城市,推动建设跨区域联动发展纽带,优化数据中心建设布局,带动西部经济发展,探索建设跨区域联动的区块链示范应用。”渝中区相关负责人说。

  譬如,依托渝中区参与建设的公积金信息共享联盟链,我市就上线了区块链公积金服务平台,打通12家商业银行的数据壁垒,运用区块链技术,实现川渝异地公积金贷款免证明、无纸化办理等多项创新应用。

  “打开微信小程序就能办,前后用时不到十分钟。”几天前,在绵阳上班,想在渝中区买房的市民李凯通过区块链公积金服务平台办理公积金提取业务后,啧啧称赞。他告诉记者,过去,办理公积金异地转移手续要绵阳重庆两头跑,不仅浪费时间,还需要重复多次提交相同的资料,非常麻烦。

  截至目前,该平台已办理了363万笔公积金业务,为全市453万名缴存人提供安全、高效的公积金服务。

  此外,我市还联动成都打造“双城链”区域型基础设施,推动川渝政务数据共享,推动“星火・链网”“蜀信链”“山城链”融通发展,川渝区块链试点合作逐步深入。

  新重庆-重庆日报记者 左黎韵

您可以还会对下面的文章感兴趣:

暂无相关文章

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后

点击右上角发送给好友